石材资讯
石材业应该打造“航空母舰”
发布日期:2002/3/23 0:00:00
在3月20日下午举行的中国石材工业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出谋献策,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石材委员会会长严克明认为———石材业应该打造“航空母舰”
早报讯 在中国石材工业发展研讨会上,行内人士就中国石材工业的现状、趋势和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出谋献策。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石材委员会会长严克明:石材产品品种已逾千种,但高档品种不多;开采与加工技术设备,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产品的贸易渠道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格局。入世后,关税下调,国外的石材和加工机械,对国内石材的冲击也不小,国内石材业应走上联合、集约化道路,必须打造石材业的“航空母舰”。
日本进口石材商会会长吉田刚先生,在昨日下午举行的中国石材工业发展研讨会上说,日本的石材板材、石雕、墓碑,大多来自福建。中国的石材出口在包装、品质方面要加以改善,另外,交货期要及时。
厦门中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精沛先生认为,石材是不可再生资源,从生态、环保与资源的综合考虑来看,原料进口应当鼓励。进口关税尤其是荒料的进口关税希望能够进一步下调。
海关对石材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要适度放宽。意大利是世界石材最大的出口国,也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中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但他们的原料来自世界各地,我们要想与意大利竞争,从资源与技术上说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我国海关现行的对石材加工贸易的监控政策要尽快调整。
现在一个工程项目重要的品种很多,交货期又很紧,企业要长期有多品种足量的库存,但现在的手册管理办法不允许这样做,石材企业现在的情况是手册来不及办或者是已办好的手册远远不够用。正常的进口加工贸易有大部分因手续的问题只能全税进口,这样会影响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石材矿山的开采基本上是露天开采,对生态与环境在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破坏。胡精沛说,他每次出差回厦门时,从飞机上往下看,从泉州到厦门大大小小的山头上可谓是满目疮伤。各种采石坑星罗棋布,对生态和景现的影响非同一般。海沧的几个矿区不仅是几个又大又深的石坑的问题,其废渣基本上是直接排放在厦门的西海岸,作为石材从业者,胡先生说每每看到这些情形他的心情总是很沉重。他建议对于规模小,装备差和严重破坏环境的矿山要坚决关闭,对于大的采石场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排废场所要有所监管。
另外,胡先生还建议,行业协会要加强指导和交流。他说,中国石材行业有不少协会,但真正能发挥协调与交流作用的协会并不多。在国外,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很大,意义也很大,它既可以引导行业向良性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又可以有效地防止单纯的低水平的恶性价格战。此外对于一些行业共同面对的大事,如“反倾销”的应诉,政府要及时出台一些积极有效的政策来促使大家共同协作与努力,共同应对,就拿去年欧盟指控我们的石材倾销一案来说,地方政府基本上无从问津。
中国的石材产品便宜又好,已成为不少国外商家的共识。中国石材工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2001年我国出口石材总量约1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8%。其中厦门港出口石材3.13亿美元,荣登厦门港所有出口商品的排行榜之首,占全厦门出口总量的5%左右,若是按出口集装箱的数量来统计,石材柜占厦门港的出口柜总量的10%以上,这个数字在泉州港的比例还要更大一些。中国石材产品的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建筑和装饰石材资源的总储量世界第一,石材消耗量世界第一。
早报讯 在中国石材工业发展研讨会上,行内人士就中国石材工业的现状、趋势和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出谋献策。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石材委员会会长严克明:石材产品品种已逾千种,但高档品种不多;开采与加工技术设备,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产品的贸易渠道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格局。入世后,关税下调,国外的石材和加工机械,对国内石材的冲击也不小,国内石材业应走上联合、集约化道路,必须打造石材业的“航空母舰”。
日本进口石材商会会长吉田刚先生,在昨日下午举行的中国石材工业发展研讨会上说,日本的石材板材、石雕、墓碑,大多来自福建。中国的石材出口在包装、品质方面要加以改善,另外,交货期要及时。
厦门中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精沛先生认为,石材是不可再生资源,从生态、环保与资源的综合考虑来看,原料进口应当鼓励。进口关税尤其是荒料的进口关税希望能够进一步下调。
海关对石材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要适度放宽。意大利是世界石材最大的出口国,也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中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但他们的原料来自世界各地,我们要想与意大利竞争,从资源与技术上说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我国海关现行的对石材加工贸易的监控政策要尽快调整。
现在一个工程项目重要的品种很多,交货期又很紧,企业要长期有多品种足量的库存,但现在的手册管理办法不允许这样做,石材企业现在的情况是手册来不及办或者是已办好的手册远远不够用。正常的进口加工贸易有大部分因手续的问题只能全税进口,这样会影响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石材矿山的开采基本上是露天开采,对生态与环境在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破坏。胡精沛说,他每次出差回厦门时,从飞机上往下看,从泉州到厦门大大小小的山头上可谓是满目疮伤。各种采石坑星罗棋布,对生态和景现的影响非同一般。海沧的几个矿区不仅是几个又大又深的石坑的问题,其废渣基本上是直接排放在厦门的西海岸,作为石材从业者,胡先生说每每看到这些情形他的心情总是很沉重。他建议对于规模小,装备差和严重破坏环境的矿山要坚决关闭,对于大的采石场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排废场所要有所监管。
另外,胡先生还建议,行业协会要加强指导和交流。他说,中国石材行业有不少协会,但真正能发挥协调与交流作用的协会并不多。在国外,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很大,意义也很大,它既可以引导行业向良性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又可以有效地防止单纯的低水平的恶性价格战。此外对于一些行业共同面对的大事,如“反倾销”的应诉,政府要及时出台一些积极有效的政策来促使大家共同协作与努力,共同应对,就拿去年欧盟指控我们的石材倾销一案来说,地方政府基本上无从问津。
中国的石材产品便宜又好,已成为不少国外商家的共识。中国石材工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2001年我国出口石材总量约1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8%。其中厦门港出口石材3.13亿美元,荣登厦门港所有出口商品的排行榜之首,占全厦门出口总量的5%左右,若是按出口集装箱的数量来统计,石材柜占厦门港的出口柜总量的10%以上,这个数字在泉州港的比例还要更大一些。中国石材产品的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建筑和装饰石材资源的总储量世界第一,石材消耗量世界第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