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资讯
年终盘点:石材—走过不平凡的一年
发布日期:2004/2/5 8:51:58
尽管遭受“非典”冲击,预计今年我国石材产量仍达1.9亿平米,出口贸易额将达到13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 3%,中国石材贸易占世界总额的13%左右———2003:中国石材业不平凡的一年日前,中国石材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文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乐滋滋地向记者出具了一系列数字:2003年,我国石材行业的产量预计为 1.9亿平米,略高于2002年的1.8亿平米,出口贸易额13亿美元,和去年同比增长了13%,高于8%左右的世界增长水平,另外,我国今年进口约为5亿美元,略高于去年的4.6亿美元。我国现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石材贸易国;2003年国内石材消费约为1亿平方米,为世界第一大石材消费国。是什么原因造就我国石材工业的飞速发展呢?张文波秘书长认为一是产品适销对路满足国内市场,其次是为了减少“非典”影响,石材行业积极开拓了国际市常两大市场板块:国内分档次国际多开拓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石材的应用不再限于建筑,水利、公路、园林建设、室内装饰装修等等都广泛地运用到石材,张秘书长认为目前我国石材消费市场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市政工程的建设,如北京奥运工程预计石材产品的使用量将达到1860万平米、上海将达2200万平米,两地使用量的总和超过全国使用量的20%,而且应用的多为高档材料,场馆建设的中后期石材的应用形势会更好;二是中小城市的园林、街道、环境建设也将大量使用石材;三是家庭装修、门店装修所需用的石材,这三个消费市场也促使石材企业形成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生产不同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在此过程中,中国石材工业协会也逐步引导企业向各自所对应的市场靠拢,少数具有国际先进加工生产水平的企业将瞄准大城市的重点工程,提供品质出众的产品,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将重点攻中小城市和大型工程建设,紧跟国家经济大潮找到自己的“饭碗”,此外,他还发现,北京、上海两地的建设现已成为其它城市建设的示范对象,他相信石材在我国经济建设还会有更大的作为。
今年石材工业协会的另一工作重点是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石材企业走出去向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由于今年“非典”的影响,使不少国际客商对中国市场产生了犹疑,为此,协会积极引导企业与发达国家进行联系,接待了芬兰、意大利、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吸引国外石材企业来华投资办厂,并鼓励中国石材企业走出去设厂“淘金”。今年协会曾两次组团与韩国相关行业协会交流。此外还组织国内企业参加加拿大纽伦堡国际石材展、意大利维罗那国际石材展、美国奥兰多石材展等,签了不少合同回来。而我国目前我国出口的高档石材产品占所有出口石材的四分之一左右,多为大型加工企业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中国石材的良好形象。
石材“中国制造”
叫板国际高端市场
在1990年以前,中国出口的石材大都以荒料、原材料为主。1996年以后,成品石材出口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中国两大加工进口石材的企业群体分布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广州至东莞、深圳一带和福建沿海的厦门到福州一带。这些企业加工的石材出口产品大致有以建筑装饰为主的板材,以公园、寺庙为题材的石塔、石碑,以公共事业工程、堤岸工程、道路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用材和墓碑等几大类。据张秘书长介绍,随着我国加工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两年来石材进出口贸易证明了我国石材产品已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今年我国进口的石材绝大多数为荒料、半成品,成品进口只占极小的比重,我国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为深加工产品,资源出口每年以30%的速度下降,我国已由资源出口转为资源进口,部分高档产品已具备叫板国际高端的能力。目前不仅行业,还包括用户都开始关注石材的自然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不是原始的石块,而成为一个国家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环保认证将成明年亮点
近年来,石材产品开始大量进入家庭,石材的辐射性倍受消费者关注。作为大自然的产物,石材的辐射性是在所难免的,房屋建筑离不开的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等都有辐射性,张秘书长认为重要的是要使其含量在国家控制标准之下才是安全、环保的。为此,中国石材工业协会根据国家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的有关要求展开了石材环保认证的工作,对石材企业进行环保认证,以促进行业向环保、规范化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让人们用上放心石材产品。据介绍,该环保认证今年已开始了试点,明年起将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逐步推行,其认证内容除了石材放射性以外,还包括产品外观、理化性能、产品质量、企业生产环境、企业经济实力等综合指标进行考察,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将逐步清退出市场,此举将有利于保护资源、珍惜资源,提高业内人士、社会人士对石材的认识。
今年石材工业协会的另一工作重点是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石材企业走出去向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由于今年“非典”的影响,使不少国际客商对中国市场产生了犹疑,为此,协会积极引导企业与发达国家进行联系,接待了芬兰、意大利、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吸引国外石材企业来华投资办厂,并鼓励中国石材企业走出去设厂“淘金”。今年协会曾两次组团与韩国相关行业协会交流。此外还组织国内企业参加加拿大纽伦堡国际石材展、意大利维罗那国际石材展、美国奥兰多石材展等,签了不少合同回来。而我国目前我国出口的高档石材产品占所有出口石材的四分之一左右,多为大型加工企业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中国石材的良好形象。
石材“中国制造”
叫板国际高端市场
在1990年以前,中国出口的石材大都以荒料、原材料为主。1996年以后,成品石材出口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中国两大加工进口石材的企业群体分布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广州至东莞、深圳一带和福建沿海的厦门到福州一带。这些企业加工的石材出口产品大致有以建筑装饰为主的板材,以公园、寺庙为题材的石塔、石碑,以公共事业工程、堤岸工程、道路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用材和墓碑等几大类。据张秘书长介绍,随着我国加工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两年来石材进出口贸易证明了我国石材产品已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今年我国进口的石材绝大多数为荒料、半成品,成品进口只占极小的比重,我国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为深加工产品,资源出口每年以30%的速度下降,我国已由资源出口转为资源进口,部分高档产品已具备叫板国际高端的能力。目前不仅行业,还包括用户都开始关注石材的自然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不是原始的石块,而成为一个国家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环保认证将成明年亮点
近年来,石材产品开始大量进入家庭,石材的辐射性倍受消费者关注。作为大自然的产物,石材的辐射性是在所难免的,房屋建筑离不开的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等都有辐射性,张秘书长认为重要的是要使其含量在国家控制标准之下才是安全、环保的。为此,中国石材工业协会根据国家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的有关要求展开了石材环保认证的工作,对石材企业进行环保认证,以促进行业向环保、规范化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让人们用上放心石材产品。据介绍,该环保认证今年已开始了试点,明年起将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逐步推行,其认证内容除了石材放射性以外,还包括产品外观、理化性能、产品质量、企业生产环境、企业经济实力等综合指标进行考察,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将逐步清退出市场,此举将有利于保护资源、珍惜资源,提高业内人士、社会人士对石材的认识。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