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资讯

石材资讯

石材厂工程品检及进度管控

发布日期:2005/2/22 8:35:19
    一、 品检:   

    1、 品质应从荒料开始就关注色差(颜色)、纹路、成材率(荒料的利用率)、石胆、色线、空洞、暗裂、软硬度等。  

    2、 品检应该是过程中就要品检,而不是等到成品的时候再来品检。在生产制品中的各道工序就要注重品检,也就是各道工序在进行中就要有自检,也就是自我检查。检查什么呢?就是要检查尺寸是否正确(长、宽、厚、角度、弧度、光泽度、平整度等的公差是否在充许的范围内)、是否有色差、是否有暗裂、纹路走向是否正确、是否有色胆(大的话----在充许的范围外就要挑选出来,不要再流到下一道工序,造成加工的浪费及生产的浪费)、比如:生产中有一块板在第一道工序中就是不合格的,你还让它流到下一道工序去加工,那么它之下的所有工序都是无用的(即使是小面磨光、背切、定厚、还有其中的所有般运、在成品时所耗费的人工去挑出来。没挑出来,还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品质形象。从而影响外面客户对公司的整体形象。  

    3、 品检方法:全检(主要靠自检)、抽检、免检。一家生产制造型的企业达到成熟时,目的是要免检。免检的前提是各道工序的自检,如果各道工序自检做得好,就使企业节省很多的品检成本,生产营运也会比较顺畅。  

    4、 品检应该与生产协调好。比如:生产计划、生产进度。如:哪个产品先做,哪个产品后做、哪个工序较多的,应该先做,才会进行同步的运作,不会影响生产的整体进度。  

    5、 分色:分色从大板就要开始分起。从站板上的大板用叉车运到品检区,然后进行分色系,色系用编号表示,分色完再用叉车运去桥剪。当然如果色差很严重,而且材料的数量有限的话,就考虑是否按区进行分色后,补完区的颜色、各各区完成后,当然其中还要考虑颜色的对比度,比如深浅问题,看是要从深到浅,还是从浅到深进行分区分色。比如636#,生产中90头占大部分,先把A区的90头的颜色分得一致后,再用A区的90头的颜色拿去找与90头颜色一致60头板料来补足A区,这样A区的颜色就可以一样了。接下去的B区、C区。。。。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   

    6、 异形石材一般来说要假组合。  

    7、 包装的品检。首先由2个小工配合1个品检人员进行分色。1个小工进行倒角1mm,另一个小工进行排板,品检人员配合擦板、上光/油、然后由两个小工将品检已分色的板料按品检所给的编号进行收集放在站板上。然后(等到一定的数量)由外包的包装人员进行包装。  

    8、 对于部门员工的要求: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如上班要穿工作服,不穿拖鞋,不穿裙子,要佩戴厂牌,上下班要签到,吃饭时碗筷自备,对上级要有礼貌,对同事要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吸烟后,烟蒂不得到乱丢。丢在一个统一的地方,然后安排清理。工作要认真、细致,特别是品检工作。下班后要把工具收拾好,注意关好电灯、窗户,加班要填写加班申请。  

    9、 对于外包工的要求:与部门员工的要求是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报餐可以由包头向总台报,结帐时由财务将餐费扣掉。  
      
   二、 工程管控:  

    首先一个业务来了,就要对图纸进行读图、拆图(看清客户的公司名称、联系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以便如果对图纸有任何疑问的话,跟客户联系(通电或者电子邮件),通过协商或把问题解决。开立制造单(注意特殊的加工记号,位置不能漏标或者标错位置,数字不能打错,当然最好的是打得又准又快),统计出订单的各种产品的数量(最好是按产品名称分类打制造单),统计出产品的小面加工数、异形加工数、所需产品备料的头数(或者所需采购的荒料的尺寸大小及数量)。  

    然后由采购部进行采购。制造单打好之前最好与业务部联系这个订单交货期,然后与生产部洽谈交货事宜、排定生产计划(当然其中应该按照出货的缓急程度进行安排,有时该插单的还是要插单。对后续的影响再想办法补救,以便回来正常的生产秩序上)。然后由工程部专案人员进行下单。下单之前要有工作确认单,确认单上注明生产应注意的事宜。如:成品是否倒角1mm,是否有对纹对花的问题,是否有色差的问题,工序安排应注意什么(主要是工序的先后(工序多的,备料先备)、备料的先后,生产的先后)。确认单首先交由业务部,让业务部得知订单的数量及小面加工的数量,让业务部与客户请款时参考。然后交由厂长签名确认后,复印一份给厂区,一份给船务安排报关(装箱设计,以后由承包设计箱子的厂商进行设计)、一份由专案人员进行进度追踪时参考。  

     三、 专案人的后继工作:  

     工程部下备料单给采购部,经采购部询比议之后,确定生产厂家后,采购部将单价及生产厂家的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发包单价给工程部。工程部将这些资料、信息交给专案人员,专案人员要负责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进度进行追踪,还有品质要求、如果是异形加工的,还要解说加工图面,当然如果没有把握的话,由主管去解说加工图面。然后验收板料,当然如果是异形的加工,最好一开始就要追踪到位,不要等全部完成再去验收。生产过程中就要追踪了。不要像桃木石一案,等全部彷形后,才发现彷错了位置。那时就来不及啦。  

    如果一开始,前几片的时候就追踪到位,至少损失不会那么大。验收时要填好验收记录,然后把记录一份给工程部留底,分析备料是否有误。专案人员一份。然后填写《工程专案进度表》(这个表格主要是去整个订单的整体掌控。里面主要包括这个订单的内容(定单编号、工程项目、石材名称、数量等)、每天的进料数量、累计进料、每天的大面加工数量(如大面磨、大面烧、大面凿等)、累计大面加工数量、每天的桥剪数量、累计桥剪数量、每天的小面加工数量(如小面磨、小面烧、小面凿)、累计小面加工数量、每天的包装数量、累计包装数量、每天的出货量、累计出货量。  

    四、 专案人员的厂区跟踪:  

    大面加工的验收(光泽度、平整度)、桥剪后的验收(尺寸规格、是否有切断,小面加工标示位置是否正确)、小面加工的验收(加工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合格、到位)、包装区的品检与分色。包装统计及出货统计。  

    五、 案子出完货要统计此案子的成材率:  

    成材率=出货成品数/(总进货量-剩余材料量),同时在《工程专案进度表》的背后将剩余材料的规格及数量写上去(要包括剩余材料的长、宽、厚、片数、面积数,总面积数)  

    六、 案子的补料及追加的处理:  

    案子出完货并没有意味这个案子已结案。因为案子的货物在运输、搬运、施工中都有损坏的可能。还有在丈量时可以因为漏量,所以案子没有全部施工完,都有补料或者追加的可能。补料或追加的数量,首先考虑用以前厂区的剩料,如果不足的话,统计一下欠的数量及规格让采购部去备料。补料是因我们在送交客户之前损坏,或者我们的产品有些不合格客户要求补的,补料我们不能请款。追加的是因为客户的原因造成损坏的。我们还要把数量统计交由业务部去向客户请款。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