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资讯

石材资讯

厦门的目标:成为世界石材工贸中心

发布日期:2006/3/14 9:14:54

  闽南的石材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惠安的许多石雕被广泛运用于人民大会堂、人民纪念碑等标志建筑。1983年以后,闽南真正意义上的石材行业开始起步,石材产品也从简单的石雕过渡到装饰、装修等;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泉州的石材加工产业链日益完善,模具化生产成为一大特色。厦门则挟产业和口岸叠加的优势,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材外贸口岸和世界性的石材物流交易中心。

  石机器人堪与铁机器人媲美。

  落后工具、工艺须淘汰

  据统计,厦门地区有专业石材进出口企业500多家,周边4000多家企业常年直接从厦门采购石材或出口石材,长年在厦门港进出口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石材达100多种,几乎囊括了世界上盛产石材地区的品种。

  陈维振认为,厦门石材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品种集群和产业链的完整,以及闽南地区深厚的石文化积淀,再加上港口优势,集聚效应已经形成。事实上,中国石材工业的发展就是以厦门为中心向西向北辐射延伸,全国各地的石材领域都有福建人拓荒的身影。毫无疑问,厦门是中国石材行业的发动机。

  陈维振说:“虽然产业部分会向上海等地转移,但从未来发展看,厦门作为石材工业中心的地位仍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它作为区域集散地的角色。”

  此前,厦门市石材商会会长许荣旗更是表示,厦门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石材工贸中心。他说,眼下厦门石材业大规模企业少,而且企业以贸易型为主,掌握的技术少,而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和物流配送的进步,单纯贸易服务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所以厦门石材期待着“两步走”:第一步迈向世界石材加工中心,第二步迈向世界石材工贸中心。

  不过,陈维振也提醒,除了行业普遍的资源威胁和低价无序竞争之外,厦门石材行业还面临着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加工大理石的磨机为例,意大利企业早已用上价值300万元人民币的自动磨机,而厦门企业还只用得起价值一两万元的手磨机,这是装备的差别。表现在工艺上,意大利产的大理石块已经实现了“无缝连接”,而我们的产品缝隙较大,相形之下显得粗糙。

  装备升级得超前10年

  石龙雕柱“顶天立地”。

  另据了解,从去年以来,闽南石材加工企业普遍出现了劳工荒。在南安、崇武一带的工厂,80%以上受到用工不足的困扰。在这种背景下,用机器升级来替代人力,已是十分迫切。不过昂贵的先进机器,却让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厦门石材业望之兴叹。这反过来又使得国内产品的工艺在与国外产品相比时,处于下风。

  为此,旭东石材的王炯煜主张要以超前5至10年的眼光来升级厦门石材业的装备,否则将不可避免地要付出转型的代价。然而,在整体地位仍有待提高的石材行业,普遍缺乏金融系统的支持,这又谈何容易?

  一些不确定因素有时也会成为行业的阴影。业界耳熟能详的“603事件”,就是由于采矿安全事故,导致晋江的矿山被叫停。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有存货的话,大量使用603的欧盟议会大厦工程就要推迟3个月竣工。这种事一旦发生,毫无疑问将砸了闽南石材业多年苦心孤诣建立起来的金字招牌。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