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业出局“中国名牌”
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名单已公布,但令各界惊诧的是:国内三家“装饰石材”企业,在最后一刻,集体被剔除出“中国名牌”目录。此前,三家石材企业已在本年度“中国名牌”初选名单之列,并进入公示期。
无独有偶。今年石材行业遭遇的境况,竟与去年建筑陶瓷的情况出奇地雷同。“环保一票否决制”,还是未入选的石材企业背后拆台、“告恶状”?彼时,建陶行业被接连曝出企业数据注水造假,不同产区之间、不同企业之间互相告恶状,最终导致2006年的“中国名牌”对建陶暂缓评价。到了今年,行业不自律、恶性竞争的现象仍未停止,在今年的“中国名牌”评选时,建陶再次被排除在外,整个行业都为之付出了代价。对于石材行业来说,建陶业应该是鲜活的前车之鉴了,为何今年又重蹈覆辙?www.stonebuy.com
暂缓评价在最后一刻做出
7月份,由国家质检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下称“名推委”)发布的2007年第4号公告中,170类产品872个产品入选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初选名单。其中,“装饰石材”是首度入选“中国名牌”评价目录。初选名单中,福建省一家、广东省一家、山东省一家,共三家石材企业。在名单公示期间,国内众多建材、石材专业媒体纷纷撰文称,上述三家企业有望成为石材行业的首批“中国名牌”获得者。
然而,9月初,名推委发布的2007年第6号公告中称,“装饰石材”今年暂缓评价。此举也意味着三家石材集体出局“中国名牌”。至于为何暂缓评价,明年是否重新恢复评价,公告中未有任何说明。“石材业落选‘中国名牌’,应该是名推委在最后一刻才做出的决定,我们也感到很意外。”9月下旬,福建某石材企业的负责人说。据了解,公示期间,名推委确实收到了关于装饰石材业的入选企业的一些“意见”。而公示期结束,三家企业也按规定和程序,对“意见”做出了回复和说明。
“回复也都获得了通过,大家都以为只等着发牌了。直到9月初,才被告知今年暂缓评价。”对于突然的出局,福建某石材企业负责人至今仍感到意外。
另外两家进入初选名单的企业同样对出局感到“意外”。山东某石材企业负责申报“中国名牌”的经理人说,自己是从网络上得知暂缓评价的消息的,此间,公司并未接到有关部门的任何通知。
公示期间反映“意见”不断
至于公示期间,名推委收到反映福建某石材企业的“意见”,福建某石材企业的负责人说,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产值虚报问题。“中国名牌”的入选标准“年产值须在5亿元以上”,这一点就把很多企业拒之门外,因而作假的嫌疑也最大。但是福建的这家石材企业申报的产值数据与以前报给南安、泉州各级统计部门的数据,都是完全一样的。
另一个问题指出,该石材企业集团曾拖欠工人工资,被劳动部门调查。而企业负责人说,该“意见”更是“无稽之谈”。福建的石材企业负责人表示“评上或没评上,并不能代表什么,我们都是以平常心来对待。最重要的是,企业要在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产品品质上下工夫。虽然对出局的原因仍有些困惑,但是做好自己的企业最重要。”
但也有企业负责人认为,“名推委在最后时刻将石材行业剔除出‘中国名牌’,肯定有其道理,这也不是我们所能左右得了的。至于其中的原因,既然评选部门没有解释,我们也不便做过多猜测”。news.stonebuy.com
“环保一票否决”真的“否决”了吗
尽管三家身在漩涡中的企业对此事均保持了沉默,但是,消息一出,在石材行业仍产生极大的影响,各界的说法也不一样。多数人猜测是环保问题。今年开始,“中国名牌”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石材行业属于资源性、污染性行业,是否因为环保问题导致“中国名牌”将石材业抛弃?对于此种说法,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太可能。这位人士说,石材行业的荒料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产品也是以出口为主,属于“两头在外”的产业。“如果是有环保问题,就不应该进入初选,更不是到最后阶段才发现问题。而且,这次是整个装饰石材行业被暂缓,而不是个别企业被取消资格。这足以说明是整个行业出现了问题。”
事实上,具体评选环节的把控、权力都在国家质监总局和名推委手上,名推委可以根据各种情况对评选做出调整。至于为什么装饰石材今年暂缓评选,名推委没有解释。
暂缓评价又何妨
众多业内人士对石材行业集体出局“中国名牌”,几乎一致地表示“遗憾”。“中国名牌”自2001年开评以来,经过各级行业协会和众多企业的努力,直至今年,装饰石材业才入选“中国名牌”目录。虽然各界对石材业进入“中国名牌”目录的呼声很高,但是通过此次集体落选,也能看出,现在的中国石材行业,仍然存在着恶性竞争、行业管理混乱等问题。mag.stonebuy.com
虽然石材业集体出局了,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使整个行业都在自省。缺陷被暴露出来,反而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是好事,创品牌固然重要,但企业的精力应该放在提高产品品质上。福建省石材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石材业能通过这次事件,加强企业间的团结合作,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中国名牌”暂缓评价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