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资讯

石材资讯

南安石材军团急寻跳板出海

发布日期:2008/4/23 11:50:13

背景:第15届中国(上海)国际石材产品及石材技术装备展览会(即STONETECH)于4月8日至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内外近千家石材企业参展,南安市政府第15次组团赴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南安军团,已经不局限于继续在推介新品方面下工夫,而是更急于将眼光投入到拓展国外市场和寻求大项目的契机上。

南安战略:
盯紧国内市场 拓展国外市场契机

  开幕式当天,作为本次展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中美石材贸易及美国市场拓展介绍会则更多地吸引了南安石材商企的眼球。很难说展会之所以开辟了这样一项议程,是不是受到了南安动向的启发。因为早在去年9月,借助全国工商联石材商会的组织,溪石集团、磊德石业等多家泉州市石材企业代表就已聚在一起,与美国得克萨斯州州长办公室经济发展和旅游部亚太地区主任共商开拓美国市场事宜。
  长期以来,为进一步拓展出口,泉州石材业界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和尝试集约化发展模式。不过大部分企业主要仍是买进荒料卖出精品。例如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进口荒料名石,经过深加工做成精品后再销往海内外市常也有一些稍具实力的企业,到国外占山采矿。例如明超石业有限公司与菲律宾华人合作开采矿山,南安忠诚石业有限公司到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开采矿产资源。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始看好直接在国外做加工贸易的路子,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在国外就地取材加工、生产、销售。
  此番携团去沪的南安市副市长李天居介绍说,泉州石材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改变以往单家企业到境外设立公司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模式,计划以群体形象合力开拓美国市常从去年与美国接触开始,一直打算以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为中心向北美地区辐射,逐步打造“北美—中国石材超市”的产业品牌。这次展会,又是一个进一步深入拓展美国市场的契机。
  “集体赴国外建立生产基地对大家来说是一种更经济的投资模式。”溪石集团总裁王伯瑶介绍说,在美国建立石材产业基地有三大有利因素:一是美国石材消费额每年都在20亿美元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从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到加利福尼亚州,装饰用石材受到当地居民的特别关注;二是美国年进口石材额已超过10亿美元,且每年以10%的幅度稳定增长,其中进口中国石材产品还不到一成,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三是由于生产成本尤其是环保成本的提高,美国石材附加成本也随之提高,建立基地可以在这方面争取一定的优势。
  另外,除北美以外,泉州石材企业涉足的国外市场越来越多,目前从新兴市场看,韩国已经渐成投资热土。南安石材企业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积极开拓韩国市常在展会现场可以看到,许多与韩国有合作关系的南安石材企业连宣传册都已经是中韩文双语的版本,还雇用了韩国工作人员在展会现场工作。南安鸿福石业总经理叶清安介绍说,他们做过市场调查,韩国每年的石材消费额高达人民币70亿元,室外干挂石材装饰10年一变,更新换代周期短,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环保、家居消费、石材艺术

      环保、家居消费、石材艺术俨然已经成为本次展会上新产品的三大关键词。尤其是展会将首届石材艺术颁奖典礼放在展会当天,更鲜明地表达了这一主题。特别是来自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地的国际名牌参加,以及30多个国家的采购团到场,每日人流量达到20多万人。来自南安的溪石、仁寿、诚达等品牌都不甘落后,借此顺势打出了各自的新产品,并都称最适宜用于家居装修、室内外墙体表面装潢等。如溪石、华辉等推出的人造石、皇家白玉,主题词侧重宣扬“美丽外观的同时有更好的密度以及吸水率”,而仁寿集团则力推“山水石”等艺术石材在家居装饰中的应用。
  与此同时,上海石材展主办方之一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邓惠青也提出,除了市政工程与出口外,庞大的家居工程和家居消费市场今后也将是石材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也恰恰更能促进石材生产中循环经济的成果应用。南安石材企业近两年普遍比较重视石材开采时候产生的边角料和废料的重复利用,通过把边角料投入生产马赛克拼图等方法,提高石材的利用率。例如人造石,既注重了资源综合利用,又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适应家具消费的趋势,利润也不菲。
  “发展人造石近来一直是南安石材的一个主要方向,主推这类产品有利于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提升水头石材产业集群整体素质,这也是为什么南安市将这个列入‘十一五’石材业发展的一个重点。”福建省石材工业协会秘书长郭经伟如是说。
  据介绍,人造石的质量轻、强度高、耐污染、耐腐蚀、便于施工而且生产所用石料石粉取自天然石材开采和加工中的渣料和边角余料。相比之下,花岗石、大理石不易在短时间内打出有影响力的品牌,而人造石却可以创立自己的品牌。据了解,目前南安水头已经投入五条人造石生产线,其中一条生产线已经顺利建成。随着这些生产线的投产使用,南安还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石生产加工基地。

  整合资源  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金三角·老板》:本届STONETECH首次把石材设计大赛及颁奖典礼列为重要活动,这是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是在预测石材产品研发与生产的新趋势吗?
  胡幼奕:如今的石材产品市场,已经不仅仅强调石材产品的用途,更注重在外观上与工艺设计的结合。所以这方面的发展如果能有一些新的突破,对提高石材产品附加值大有意义。像石材加工成为一些马赛克,还有立体感非常强。还有一些薄的石材能够营造非常好的气氛,不像以往的石材给人呆板冰冷的感觉。石材在用于建筑装饰时,如果最能体现其特性并且成本最低,才是最有市场的,“石艺”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这次展会现场全力打造设计作品的展示效果,目的就是为了提醒企业,赢得更多的行业内关注手段,同时增强国内企业在石材贸易往来中的信心。
  《金三角·老板》:展览会对企业拓展市场,提升企业知名度有很重要的意义,你作为中国石材展资深主办者,对于企业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展会有何建议?
  胡幼奕:企业首先要认识到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敢于参与一切有可能与自己形成正面竞争的活动,将自己置于激烈的竞争中去锻炼、去努力。
  其实,终端客户对于企业,无论是参展还是不参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的产品最终要卖给这些人。所以,只要能让企业见到最直接的买方,接触到最新最真实的信息、最终的用户,并利用展会这种平台邀请到各石材需求项目的负责人或物控部门的相关人士,这种展会就值得企业一去。
  《金三角·老板》:我们大家都知道近两年石材行业取消退税的规定,针对这一问题,请您简单谈谈您的看法。
  胡幼奕:实际上,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国内的企业现在有一些人也在相应地提高石材的价格,倒可以改变以往竞相压价的做法。所以这对出口可能有部分影响,同时更规范我国的石材市场,和国外取得平等的竞争,这是好的基矗退税调整,对石材行业有积极的一面,有利于保护我国资源,有利于产业升级,调整商品结构,提升行业水平,这是企业真正做大规模的必由之路。
  《金三角·老板》:STONETECH展会上,国内企业历年来都是闽南石材企业参展比例最高。您如何看待“南安军团”在石材界的影响力?对南安石材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建议?现在南安水头自己也在搞每年一度的“石博会”,与上海STONETECH展会之间是否存在竞争?
  胡幼奕:STONETECH展会与南安市政府的合作由来已久,南安石材企业的力量不可小觑。“石博会”与上海STONETECH展会之间由于分工不同,邀请客商不同,因此不存在竞争,仅仅是互补的关系。不过,作为中国三大石材产地之一,南安石材企业仍然存在一些弊病,企业比较散,比较小,产业集群的优势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企业之间的凝聚力也比较弱,例如本次展会上,相比其广东云浮市抱团设立专场来看,南安的企业却分散在场馆各处,这就不利于打响地方品牌。
   目前南安石材企业应该注意的,仍然是在产品方面要大力增加石材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增加一些花色品种,此外就是关于节能降耗,尽可能少使用原料,少使用能源,少排泄对环境不利的废水、气、渣等,同时,如今的石材行业竞争激烈,如果南安政府能加强指导,加速企业洗牌和重组联合,共同发展,有助于增加南安整体的实力,有助于培育一批南安原创的品牌。同时尽量限制重复建设,对新进入的企业要从企业规模、机械设备、产品品种等方面来综合考评,提高门槛,鼓励企业往异形石、人造石、复合板、超薄板和石粉、碎石综合利用等方向发展。
  企业自身也应该注意的是,品牌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它是一个体系,既包括品牌的形象设计,也包括产品设计、产品包装、产品文化、多元服务等。
  目前,南安作为世界上较大的石材生产地,石材产量几乎占市场份额的一半,且近几年每年的进出口都呈快速增长趋势,而在机械设备进口方面,一直处于弱势。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石材企业规模较小,很多为个人投资,受资金所限,能选择国内生产的多不选择进口,目光有待变得深远一些。当前石材业进入转型升级发展阶段,应放眼世界,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注重整合资源。

  记者观察
  借力用力的功效

  姑且先不论泉州石材企业试图集体赴国外建立生产基地的打算,就说这“世博会及上海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发布会”被安排为STONETECH2008展会开幕式后的第一场活动,与其说是展会主办方别有心意,还不如说是主办方深谙诸多石材企业之意,更为贴切。对上海世博会相关工程项目的觊觎与争夺,甚或仅仅是对项目标准的“参考与学习”,个中诉求,每个石材企业都清楚,那就是“借力用力”。期间一位来自佛山某石材公司的副总说得好,只要能在与世博会有关的现嘲混个脸儿熟”,就会有有心的客户认为,你就是“有实力走高端路线的石材产品生产商”。
  来自闽南的石材企业也“懵懂”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些参展商们并没有单单守着自己参展摊位上的招牌和要推介的新品不放,而是开始游走于展会提供的如世博会项目发布会、石材复合板新产品技术交流会等场合之间。“打品牌谁不会?花钱吆喝。可是在这种看上去比较高端的项目交流的场合,我们不仅可以把握风向,揣摩国内外大品牌的实力和竞争态度,无形中还能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形象。”溪石集团总裁王伯瑶认为,当然,如果能争取到这种“更像样的”项目的话,那才是最好的,例如环球从“人民大会堂”所获取的收益,显而易见。
  “如今对泉州人来说,懂得树品牌在各个行业都已经不是新闻。但是泉州建材、水暖这类产品总是很难轻易将品牌树起来。”王伯瑶说,缺少的就是对高端项目的争取,缺少一个形象上的爆发点。众多石材商企不惜血本地在良莠不齐的石材资讯类杂志上投广告,满足于大量的、繁琐的订单,却很少有“像样的”产品出现在令人瞩目的大项目中,“谁能看得到你?谁能真正看上你?”
  众所周知,南安水头的石材,如今已经占有了中国50%的市场,同时水头目前还是中国石材的主要生产集体,另外,包括泉州的建筑石材水暖等建材业机械,在全国也都有一席之地。但是如此之大的产业,至今石材只有一个中国名牌,而且目前在国内外尚找不出在哪一个可瞩目的建筑里有它的身影。仅仅拿“类无巨细”的订单去拼市场,业界普遍表示压力确实很大,“石材、建材产品若能在业界打出持续、响亮的名号,确实需要用大项目、大环境作为依托,借力用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