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上半年经济保持跨越提升
经济发展量质并举
今年1—6月份,南安市财政总收入15.04亿元,比增26.5%%,增速位居泉州各县(市、区)首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34亿元,比增36.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42.193亿元,比增25.6%%;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351元,比增13%%,农村居民可支配纯收入3559元,比增10.8%%。
同时,经济发展质量也进一步提高。今年上半年,该市经济效益综合指数7项指标中,有5项指标好于去年同期。石材陶瓷、水暖阀门、粮油加工、纺织鞋服、塑料化工等传统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7.9%%、25.8%%、72.6%%、39.1%%、28.9%%,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8.1%%,而新型产业也得到壮大,机械装备业和光电信息产业产值继续以两位数速度增长。本年度69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89.86%%,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5.52亿元。157个工业重点项目开工率87.2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0亿元。全市推动经济跨越提升的热情高涨,呈现一派如火如荼建设的景象。
民营企业迸发活力
南安市21家辅导上市企业完成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23.6%%;37家龙头企业完成产值93.31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38.53%%,平均产值为规模企业平均产值的8.12倍;69家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130.8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54.01%%,企业平均产值接近规模企业平均产值的6.12倍。该市民营企业在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新成效,九牧商标被评为“中国市场最具竞争力十大著名品牌”,申鹭达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宇、九牧2个企业技术中心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成功机床的TX6111T卧式铣镗床填补了我省产业链空白,伟峰精密机械公司、三晶硅公司分别与北京航空大学签订了“高精度平面磨床数控系统二次开发技术合作”和“太阳能级硅材料电子束除磷装置研发及应用”项目,在技术研发合作上步入新台阶。
发展平台谱写新篇
位于南安市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的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功引入第一期民营资本1亿元,运作模式创新得到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同时,该市上半年会展活动活跃,年初泵阀(水暖)交易会吸引全国480多家企业参展,签订合同总额15.6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参加省“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共对接65个项目,总投资12.5亿元,项目数创历年最高,南安展区成为“馆中馆”闪耀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光芒;成功举办首届“海丝”工艺品博览会,首个“国字号”工艺品专业市场正式落户南安,并与全国9大陶瓷基地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中国粮食城交易街顺利开业,目前已有115家入驻经营。该市市级产业基地成为企业和项目集聚的主要载体,滨江、阀门、滨海、光电、体育用品(鞋业)等产业基地入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4亿元。
对外开放助推提升
今年上半年,南安市外经主要指标大幅增长,其中,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到资(验资口径)分别比增106.1%%和85.1%%,完成年度计划的107.8%%和79.27%%;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31个,投资总额比增169.1%%,平均投资规模2178万美元,为去年同期水平的3.6倍。同时,新增市域外内资项目70个,注册资金比增56.5%%;成功引进台资项目9个,其中利用外资超1000万美元项目达7个。上半年外贸出口16742万美元,比增34.77%%;“走出去”也有新突破,其中该市赴“阿布扎比海湾建材展览会”参展摊位19个,占泉州参展摊位总数的60%%,当场达成交易意向800多万美元。
此外,南安市上半年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节能环保等方面工作均有进一步提升。面对下半年更为严峻的经济考验,南安市将紧盯全年发展目标,认清形势、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主动作为,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