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
连日来,申鹭达股份有限公司新近投产的两条生产线一片繁忙,700多名工人抢抓生产进度,以满足订单需求。据悉,整个申鹭达工业园建设项目需投入5.5亿元,达产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
五大战役打响以来,南安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释放出强劲发展动力。
南安是“中国建材之乡”、“中国水暖之乡”,石材产业占全国石材50%的产量和70%的市场份额,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拥有国内潜力最大、配套最完整、名牌企业最集中的水暖产业集群,水暖产品3000多个品种、2万多种规格。
为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南安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去年五大战役打响以来,石材、水暖两大产业实施项目73个,总投资90.64亿元,力推企业在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及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同时,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去年8月以来,石材科研培训中心及石材精品展销中心相继建成,吹响南安打造石材研发、展示中心的号角;福建石材工程技术学院项目顺利启动。如今,在南安,利用石材废角料能生产出超薄马赛克、水刀拼花复合板,废弃石粉可制成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目前,南安已有石粉、碎石综合利用企业135家,年可利用石粉180多万吨、碎石150多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材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基地。
南安的中国水暖城,拥有产品展示店1200多间,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品位最高、专业性最强的水暖专业市场。2月5日,在此举办的中国(南安)泵阀、水暖交易会,与会客商多达3.6万人次以上,签订购销合同总额33.9亿元。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的规模与层次,总投资4亿元的中国水暖城三期工程正加快建设进度。该项目侧重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水暖行业技术交流和咨询发布平台。
两大传统产业发展亮点频现,然而,南安并未躺在温床上吃老本,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决策层认为在巩固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之时,须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增长点。于是,光电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成为突破口。
走进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三晶阳光电力有限公司的省内首条25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繁忙运转;去年10月入驻基地、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阳光大地(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500MW太阳能电池项目全面加快建设,这是我省目前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项目。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入驻企业56家,计划总投资54.43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等称号。
装备制造业是又一新兴产业。滨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计划总投资45亿元,目前已有72家企业入驻,其中60家企业已投产。去年,该市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280亿元。
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这个创新载体的建设,南安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多个大学及科研机构联姻,设立成果转化中心、培训中心及教学实践基地。这些创新举措大大提升了南安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