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资讯
锡盟镶黄旗广开渠道纳贤聚才实施“人才强旗”战略
发布日期:2011/5/25 17:39:49
镶黄旗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工作指导方针,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引进和开发模式,吸引各类人才汇聚镶黄旗。
一是优化政策聚才。出台了《镶黄旗引进培养使用奖励人才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并实行《引进人才工作证制度》,对引进人才实行来去自由、开放宽松的政策。实施了“551530”人才引进工程,即每年聘请5名专家(研究生学历以上),每年引进5名急需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储备15名各类人才,每年培训30名乡土人才。目前旗蒙医院与内蒙古大学博·格日勒图教授合作建立的“镶黄旗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筹建中;近年来从对口高校中直接聘用了8名研究生,34名本科生;通过全区人才交流会,为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行业成功引进专业人才30人;通过公开考试、招聘等形式累计招录聘用了303名高校毕业生。
二是围绕产业引才。坚持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有机结合,凭借着“中国塞北石材之乡”、“内蒙古石材第一旗”的称号和优质的服务、宽松的环境、优越的分配机制,吸引了晨春实业、塔星集团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入驻我旗,石材品牌冠名取得突破,全区石材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在我旗成立。2010年大唐一期4.95万千瓦风电项目顺利施工,塬林煤矿实现试生产,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户,每家企业都带来了自己的专业技术队伍,并培养带动了大批本旗工人。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作用突显,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9个,联户经营方式更加多元规范,辐射带动牧户922户、3175人,占到了牧区人口的20%。
三是放眼发展储才。制定出台了《镶黄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镶黄旗人才储备方案》等多个办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边储备、边使用、边“消化”滚动式的办法,打造人才强旗战略的“蓄水池”,目前已有49名大学生进入人才储备库,享受在编在册同等人员各种待遇,而且都充实到了审计、兽医、教育、卫生等专业岗位;2010年从镶黄旗籍未就业的大学生中选拔44名大学生到嘎查、社区担任村官,在全盟率先实现嘎查社区“大学生村官”全覆盖;建立了全旗人才管理基础信息库,开展了3期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班,为有创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每人提供2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他们创业。目前全旗1105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145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432人,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262人。
一是优化政策聚才。出台了《镶黄旗引进培养使用奖励人才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并实行《引进人才工作证制度》,对引进人才实行来去自由、开放宽松的政策。实施了“551530”人才引进工程,即每年聘请5名专家(研究生学历以上),每年引进5名急需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储备15名各类人才,每年培训30名乡土人才。目前旗蒙医院与内蒙古大学博·格日勒图教授合作建立的“镶黄旗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筹建中;近年来从对口高校中直接聘用了8名研究生,34名本科生;通过全区人才交流会,为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行业成功引进专业人才30人;通过公开考试、招聘等形式累计招录聘用了303名高校毕业生。
二是围绕产业引才。坚持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有机结合,凭借着“中国塞北石材之乡”、“内蒙古石材第一旗”的称号和优质的服务、宽松的环境、优越的分配机制,吸引了晨春实业、塔星集团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入驻我旗,石材品牌冠名取得突破,全区石材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在我旗成立。2010年大唐一期4.95万千瓦风电项目顺利施工,塬林煤矿实现试生产,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户,每家企业都带来了自己的专业技术队伍,并培养带动了大批本旗工人。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作用突显,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9个,联户经营方式更加多元规范,辐射带动牧户922户、3175人,占到了牧区人口的20%。
三是放眼发展储才。制定出台了《镶黄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镶黄旗人才储备方案》等多个办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边储备、边使用、边“消化”滚动式的办法,打造人才强旗战略的“蓄水池”,目前已有49名大学生进入人才储备库,享受在编在册同等人员各种待遇,而且都充实到了审计、兽医、教育、卫生等专业岗位;2010年从镶黄旗籍未就业的大学生中选拔44名大学生到嘎查、社区担任村官,在全盟率先实现嘎查社区“大学生村官”全覆盖;建立了全旗人才管理基础信息库,开展了3期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班,为有创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每人提供2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他们创业。目前全旗1105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145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432人,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262人。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