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资讯

石材资讯

玉石雕刻成南安惠安两地石材业新增长点

发布日期:2012/11/20 8:38:40
  同一个城市,两个“近亲”产业,同时举办国际级展会。这在国内都难得一见的石材盛会,11月9日在泉州发生了。
  截至15日,第十三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和第一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均落下了帷幕。留下的除了一堆傲人的交易数据、令人赞叹的创新产品,还有行业整体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思考。
  石雕石材行业一直是泉州人值得骄傲的行业,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惠安石雕自不用说,南安的石材行业在没资源没市场的情况下,竟然硬生生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石材集散基地之一。而在经历了最为辉煌的时期后,这两个产业都面临着转型之痛。对资源控制差、产品附加值低、污染难题……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而在这当口,还要面对来自国内其他产区的挑战和国外市场萎缩的打击。
  石材行业难过吗?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说:难,也不难!今年国内石材行业的整体增长水平高于同期工业增长水平,只是增长速度在下滑。也就是说,石材行业的市场还在,只是份额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产业转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适时做出调整,关系着泉州这两大石材产业未来的生存。举办国际级的展会,也正是想进一步拓展市场,了解国际产业动态,广纳转型升级良言。一直在向外望的同时,也许南安石材业和惠安石雕业可以找个间隙,互相看看彼此,更多地了解一下同城的兄弟,或许帮助产业实现突破的力量就一直在身边。
  注重成品设计 南安石材撕下建材标签
  12日,第十三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落下了帷幕,据组委会统计,本届石博会共达成购销合同1455项,内贸金额77.5亿元人民币,外贸订单3.5亿美元,贸易合同数和贸易总额均创下历届之最。
  “水头的石材产业必须要提升,从所有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当一个产业发展到极致时,发生产业转移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水头的某些功能正在向渤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转移。”在华丽的数据下,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冷静地点出了南安石材产业潜在的危机,希望从企业到地方都能居安思危,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其实,从本届展会上看,作为世界石材集散基地的南安,也在按部就班地对石材业进行提升,从原本的建材加工向产品和设计靠拢。这不仅体现在传统大理石产品的创意设计上,也首次出现了人造材料的综合利用产品,而与工业旅游结合的尝试,更是让石材行业也进入了时下最热门的文创产业领域。
  【展会观察】
  加码环保产品
  作为本届石博会新增加的一个展区,鹏翔生态石材体验馆主要展示利用废弃石料,经过筛选、黏合和压磨等工序生产的人造大理石、人造石英石和人造玉石透光石等三大系列的生态石材,展示石材循环经济中品牌和成果。“人造大理石更容易统一规格、材质、纹理,而且价格比传统大理石更亲民,更类似于瓷砖产品,所以市场接受度也更高。”鹏翔石业相关负责人说,随着技术上不断升级,人造大理石已经很接近天然大理石,而且还不受矿产资源的限制。鹏翔生态石材体验馆只是南安人造大理石产业的一个缩影,在今年的展会上,集中出现了一大批展示人造大理石的企业,逐步形成了与传统大理石板材同庭竞芳的格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