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资讯

石材资讯

水头石博会:“双十二”欢迎走进“新石界”

发布日期:2020/10/27 11:52:56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材,无疑是泉州、是南安最具“分量”的特色产业。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新命题,南安政企各界都在不断探索夯实两头在外的石材产业链基础,重新定义“世界石都”新含义。

  日前,南安举行第21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博会暨石设计周(以下简称“石博会”)新闻发布会。作为今年全国唯一举行的线下石材专业展会,本届石博会举办时间推迟至12月12日。除了举办时间的变化之外,石博会还将进一步聚焦“设计”二字,通过“大师作品特展”、主题论坛、跨界直播等形式,运用设计语言,多维度彰显石材的自然之美、工艺之高、功能之多、应用之广,探索更多产业升级的可能性。

  01.  设计赋能,引领产业升级风向标

  石头,除了可以起高楼,也可以成为手机面板,成为首饰、茶盘、手表、纽扣……新闻发布会上,在去年首度提出的“设计周”理念基础上,今年石博会将进一步发出通过设计撬动市场需求,打通终端消费渠道的升级诉求。面对百余石界代表,南安市再度发出“石博天下 你我同行”的号召。

  “困难面前,石材人加强抱团协作,共谋未来升级方向。”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会长、南安石材工业协会会长王清安说,今年上半年,石材产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面临不小的挑战。危机面前,石材人更加珍惜石博会这个运行多年的品牌展会所带来的产业引领作用力。经过多番论证,组委会在确保防控的前提下,顺应行业发展诉求,迎难而上打开大门,举办展会。拒绝单纯陈列笨重的石材,将石材料融合到各类应用场景中,更多地亮出通过石材制成的文创产品、家居厨卫用品以及艺术品,让参观者体会到南安石材产业在制造工艺、设计提升方向的综合“石力”。

  随着国内工程数量增多,国内矿山资源的有序利用,下半年石材产业正逐步释放回暖讯号。即使在最艰难的上半年,南安石材陶瓷产业也完成了规模产值418.16亿元、比增10.9%的不易成绩,1至9月,比增值提高至12.1%。石博会暨石设计周总干事潘鹏章表示,举办展会既是防控可行,又是发展必需。他们已为业界备下了“石材视觉盛宴”,除了来现场参观,还将充分利用直播工具,嫁接“新浪家居”等跨界流量平台,让在南安的精美石头,透过镜头,打动消费者,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

  据了解,为进一步吸引流量关注,依托产业带优势,南安正全力打造“产业带+直播电商+供应链+直播基地+网红学院”生态模式,促进“总部+区域+多点”协同联动,构筑网络流量孵化群,不断为南安市石材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更好地转化设计产能,南安石材界正与跨界优质资源对接,酝酿建设智能制造园区,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行业逐步向源头控制、装潢设计、创意运用、线上线下展示体验、C端销售、结算中心方向的全产业链延展。

  02.  挖掘潜能,打造石设计展示窗口

  想敲开千亿家装产业大门,石材产业必须与消费者建立直接对话窗口。设计,无疑是最好的媒介。本届展会主题为“创意、智造、共融”,除了对展位规划进行大幅度调整,更新增大师设计作品特展、跨界(直播)展区、智能智造展区等多个区域。

  去年,在第20届石博会上,南安成为IFI全球资源城市计划的合作伙伴,从而打开了对接国际设计力量的畅通渠道。“我们将进一步挖掘设计界大伽与石材产业的结合潜力。”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称,近年来,石材产业不断与设计界建立融合桥梁,但是一直缺少爆发式的集中着力点。此番借助石博会平台,通过“大师作品特展”方式,期待得以“播下种子”,让设计师真正在南安石产业扎下根。未来将酝酿让特展常态化,吸引更多设计人才前来南安,形成设计资源的磁石效应,打造石设计展示窗口。

  “聚焦‘设计’,牵动的却是从矿山资源到制造工艺升级再到营销渠道拓宽,全产业链的整体升级。”作为此次“大师作品特展”的主要策展人,英良集团总裁齐飞进一步详细介绍说,参展的设计大师名单中包括国际著名建筑、室内及产品设计师梁志天,著名设计师曾建龙等十余位设计大伽。届时,还将邀请设计师到现场与企业家深入交流,并参与线上直播。

  据悉,当前已经有石企携手知名设计师,共同孵化推出石材家居高端产品。值得关注的是,设计与石材产业的不断深入嫁接也得益于当地政企各界合力营造的石文化氛围。随着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东星奢石博物馆等空间持续开放,南安以设计为抓手,营造升级的石文化展示窗口将越来越多,石产业的设计土壤也将日益“肥沃”。
评论区